盛煌注册
盛煌注册
你的位置:盛煌注册 > 业务范围 > 男性避孕黑科技来了!只需要把「蛋蛋」煮一煮……

男性避孕黑科技来了!只需要把「蛋蛋」煮一煮……

发布日期:2024-08-11 18:01    点击次数:99

图片: 黄仔 | 撰稿: 猫毛 | 责编: 雨山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商务合作敬请联系:shangwu@aksorvice.com

大家早呀,这里是猫毛~

「避孕」一直是两性关系里绕不开的话题。

虽然现在选择很多,男用/女用安全套、避孕药、皮埋、节育环、避孕针等方法应有尽有。

但是,也不难发现,怎么大部分都是给女性的?避孕明明是男女双方共同的责任,咋男用的没看到几个?

▲图片来源:Google

客观地讲,先天生理结构差异是一道坎,尤其是研发药物,要无副作用地同时灭活几亿个米青子的难度确实不小。

不过难度大不等于做不了,还是有人在不断摸索或另辟蹊径,比如最近猫毛就看到了它——

▲图片来源:rebecca-weiss.de/coso

不开刀不吃药,无痛还操作方便的「煮蛋器」了解一下?

「煮蛋」就能避孕?

这是一款由德国工业设计师Rebecca Weiss设计、名叫COSO的男性避孕装置,获得了James Dyson奖这一国际性设计创新大奖。

设计师Rebecca和COSO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她设计COSO就是因为男性的避孕方式实在太少了!尤其确诊了宫颈癌前病变、不能继续吃避孕药只能另寻他法时,更觉得男性避孕产品一片荒漠,咋只有安全套和结扎?

之前科学界围绕男性避孕的研究更多是从「给药」出发,但不管是激素避孕药还是非激素避孕药,研发进程都因为成功率难以保证或不可逆而「中道崩殂」。

所以,和以往研究的男性避孕产品不同,COSO不用任何药理成分,而是用超声波技术对蛋蛋的组织进行局部温和加热,从而改变米青子的活动能力,并短时间内抑制再生,最终达到避孕的效果。

COSO机制示意图

▲图片来源:designwanted

简单来说,温水煮青蛙,不过煮的是青蛙小时候。

实际用起来也跟「煮蛋器」很像,又快又方便:

COSO会先根据用户的蛋蛋大小设置水位线,用的时候加水到水位线,等COSO把水加热到指定温度,男生就可以打开冰箱拿鸡蛋脱掉裤子,分开双腿,将蛋蛋完全浸入水中。

▲图片来源:rebecca-weiss.de/coso

接着COSO会启动超声波震动,加热蛋蛋及里面的米青子。不用担心「煮过头」,有智能App时刻监控,15分钟到点就停。

COSO放在家里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流线型外观配上科技感满满的流动灯带,还有多种颜色,你不说我不说,谁能想到这是一台避孕装置?还以为是大牌音箱或苹果全家桶成员呢。

▲图片来源:designboom

好消息是,COSO在两次实验中的避孕效果都很好,还不会影响男性的生育能力,停用2~3个月就能恢复。

坏消息是,要想投入市场,必须先经过大量人体临床试验,确保真的有效、安全才行。

据说COSO在2~3年后可以面市,希望可以如期见面!

男性避孕更多可喜的发现

当然,男性避孕的成果不只有COSO。

尽管男性避孕药研发很难,依然有不少团队在吭哧吭哧探索中,除了之前提过的棉酚、避孕凝胶、RISUG男性避孕针之外,今年上半年也多了一些避孕新思路:

组蛋白酶脱乙酰酶抑制剂

今年2月,一项发表在《PNAS》的研究新发现一种男性避孕方法。

小鼠长期、低剂量口服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不仅可以阻止米青子生成,达到避孕效果,停药后还不影响男性的生殖功能。

这个名词长不溜秋又难念的东西是啥?

人体产生米青子的过程受很多因素调控,其中有个叫SMRT的复合物,跟流水线上的监管员一样,协助控制相关基因的on和off,来确保米青子正常、源源不断产生。

▲图片来源:technologynetworks

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刚好可以干扰SMRT的正常工作,扰乱流水线作业,让该开的基因不开,该关的基因不关,最终导致流水线做不出正常的米青子。

不过这种扰乱是暂时的,排除「闹事分子」、重新整顿流水线还能继续正常作业。

STK33抑制剂

很多雄性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的睾丸都有丰富的SKT33(丝氨酸/苏氨酸激酶33),这个物质有助于正常米青子的生成。没有SKT33的雄性生物,除了不育之外也没啥异常。

之前也有一些团队想抑制它,但碍于技术,一直没找到对STK33兼具特异性和破坏性的物质。

今年5月发表在《Science》的研究在这方面有了新发现!

团队成员利用DNA编码化学技术,从大量化合物中筛选出抑制SKT33的化合物,并结合SKT33的结构进行修正,最终设计了一款能有效抑制SKT33的化合物CDD-2807。

在小鼠身上测试结果不错,低剂量就能抑制小鼠的米青子活力和数量,还不会对小鼠产生毒性。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3

研究团队称,未来会在灵长类动物中进一步试验,探索更多可能性。

男性避孕相关的研究还有很多,篇幅有限没法都展示出来,说实话,这么多成果看得猫毛心情有点复杂。

这些成果说明了大家日渐意识到避孕不只是女性单方面的责任,男性应该一起分摊。同时,多一些避孕选择也有助于减少意外怀孕的发生,让更多女性免于身心折磨,也让生育变得更加科学、健康、可控。

然而,大家也看得出,这些消息隔三岔五炸出来又渐渐石沉大海。男性避孕产品研发过程中,生理因素只是无数难点中的冰山一角,还有成本、利益、社会因素等众多弯弯绕绕藏于深水,新产品正式面世之前还有好长的路要走,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真的见到┓( ´∀` )┏。

不管怎样,都得科学避孕

但不管怎样,如果没有生育打算,一定一定要重视避孕!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意外怀孕而人工流产的总数在970万例左右,这还是没有包括私立医院和黑诊所的数据,实际数据只会多不会少。

而意外怀孕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没有科学的避孕意识。

一项面对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1746所高校大学生的《性与生殖健康》调查报告显示: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5

5%的大学生经历过意外怀孕,其中更有17.49%的人有多次意外怀孕经历。

依然有将近一半的人没法做到每次都采取避孕措施,还有40.37%的人选择体外或安全期避孕等不靠谱的避孕方法。

这数据真是看得人心头一哽……

▲图片来源:Google

意外怀孕之后,不管是生下来还是堕胎,都会给女性身心带来巨大的伤害。

怀孕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已经科普过很多次,堕胎也不像街边小广告写的那样轻松简单,感染、大出血、子宫穿孔/破裂都有可能。另外,美国心理协会声明,很多女性在终止妊娠后会出现情绪或心理问题,因此患上焦虑症、抑郁症等疾病。

虽然「男性避孕」仍在研究中,但我们现在也有不少不错的选择。

首选方式还是安全套,好买、便携、使用门槛低、成功率高,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成功率高达98%。

安全套使用步骤

▲图片来源:CampusWell

除了避孕,安全套还能有效预防艾滋、梅毒、尖锐湿疣等性传播疾病,给伴侣双方多一重保障。

安全套分为男用、女用两种,能直接买到的还是前者居多。目前也有一些品牌出了女用,网购一下也方便。

男用安全套(左)和女用安全套(右)

▲图片来源:Google

其它的避孕方式,如服用短效避孕药、放节育器、皮埋、结扎等都有对应的适用条件和禁忌症,感兴趣的可以搜之前的科普详细了解~

至于安全期避孕、体外避孕等不靠谱方法就别碰了!

总之,「主动避孕」很重要,对这段关系负责,更为自己的身体负责。

愿大家都能爱得安全,爱得自在。

早安,我爱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 News.com.au. Male contraceptive ‘bath’ device wins Dyson award[EB/OL]. (2021-10-15)[2024-08-08]. https://www.news.com.au/lifestyle/relationships/sex/male-contraceptive-bath-device-wins-dyson-award/news-story/8a0e4cbc6a80dad774ac9331ee56430a.

[2] Hong S H, Castro G, Wang D, et al. Targeting nuclear receptor corepressors for reversible male contraception[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4, 121(9): e2320129121.

[3]. Ku A F, Sharma K L, Ta H M, et al. Reversible male contraception by targeted inhibition of serine/threonine kinase 33[J]. Science, 2024, 384(6698): 885-890.

[4] 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生殖内分泌专委会. 人工流产术后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专家共识[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1(3).

[5] 2019-2020年全国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调查报告[EB/OL]. [2024-08-08]. https://www.douban.com/note/761288103/?_i=2485183GAmOW3W.

[6] Major B, Appelbaum M, Beckman L, et al. Report of the APA task force on mental health and abortion[J].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