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煌注册
盛煌注册
你的位置:盛煌注册 > 业务范围 > 1972年北京海淀“闹鬼”,公安部无人能解,请来文盲老汉破了案

1972年北京海淀“闹鬼”,公安部无人能解,请来文盲老汉破了案

发布日期:2024-06-15 16:38    点击次数:60

1972年4月,北京海淀区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一所大学的学生都说自己遇见“鬼”了。

很快,便传遍了北京各处,学校、宾馆,以及国外大使馆。

当地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却除了案发现场遗留下的脚印后没有任何收获。

北京市公安局不得不进行求助,最终,在一个放羊出身的文盲老人的帮助下,案件成功告破。

这个老人到底有何特殊之处?

放羊老汉的本事

1972年4月,在北京海淀区的一所大学中,一夜之间流传出了“闹鬼”的传言。

为了安抚人心,学校保卫科首先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他们发现,随着这只“鬼”的出现,学校里许多学生的贵重物品都消失不见了。

这下众人都明白过来,都是人在装神弄鬼。

保卫科抓“鬼”未果后,也把这件事放在了一边。

然而,北京市公安局却在不久后成立了专案组,誓要抓住这只扰乱民心的“鬼”。

原来,除了最初犯案的学校,这只“鬼”又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接连在其他地方犯下了十一起案子。

专案组昼夜彻查,多次勘察现场、走访群众,但除了在现场提取到了嫌犯留下的脚印外,一无所获。

专案组的公安们看着这些从现场提取的脚印,眉头紧蹙。

然而,很快,一个人的出现,让案件有了眉目。

两个人,年龄均在二十出头,身高一米七左右,兄弟二人——从脚印中分析出这些信息的人,叫马玉林,曾经很长一段时间负责放羊。

一个放羊的老人,甚至是大字都不识几个,他作出的判断,可信吗?

这就要回到1959年的大年三十晚上了。

1959年,农历腊月三十,除夕夜。

然而,有人欢喜有人愁,在这个正是普天同乐的时候,内蒙古赤峰市的一家供销社遭贼了。

丢了几百块钱和价值千元的货物,这供销社的负责人这个年是很难过了。

接到报案后,当地刑警立即赶往现场。

一番彻查之下,除了留在现场的两种不同脚印外,再也没有发现任何有用的线索。

于是,刑警们打算跟着脚印一路追查,但这脚印却在出了供销社后消失了。

最后的希望也没有了,一时之间,在场的刑警都有些沉默。

就在这时,有人提出,在赤峰有一个能靠羊蹄印找羊的羊倌,要不让他来试试。

领导一想,羊蹄印是印,人脚印也是印,眼下也没有别的线索,索性就让他来试一试。

这个羊倌就是马玉林。

马玉林因为家里贫困,没钱读书,自小就帮地主放羊,而也是靠着这段经历,马玉林有异于常人的敏感。可以通过蹄印追踪丢失的羊等动物。而对于人的足迹,他同样敏感。

当晚,正在家中的马玉林,被人喊到了供销社。

一路上,马玉林只当是又有人让他帮忙找羊,直到到了供销社,他才知道出了大案子。

听完案情后,马玉林用手指测了下留在现场的脚印,心里有数后,他就出门了。

在供销社门口看了一会儿,马玉林朝着一个方向走去了,一边走,一边拿着树枝在地下画圈。

当看到一颗上面湿,下面干的石子儿后,马玉林的心中更确定了。

但是,他这举动倒是让跟在他后面的刑警有些摸不着头脑,忍不住出声询问。

马玉林解释,根据刚刚测量的脚印大小,这两个人怎么走路,一步迈多大,就有了定数。

一行人跟着马玉林走了四里地,到了一个村子边,马玉林停下了。

他告诉警察,这两个人在这个村口分开了,不出意外的话,两个人就住在这个村子里。

并嘱咐他们,把村子里一米七五以上的男性都叫出来,让他看看他们的走路姿势。

于是,警察在一个院子中央铺上了黄土,一众村民轮流在黄土上走了一圈。

很快,当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在马玉林面前走过时,马玉林叫停了众人,告诉警察,他就是偷东西的人之一。

在场的警察依然不太敢相信,毕竟根据脚印抓人在他们看来实在有些不可思议。

但是,把人抓起来一审,这人还真的承认了罪行,把同伙和赃物的下落也供了出来。

侦破案件

1959年的除夕夜之后,马玉林一战成名,他“神眼”的名头不仅仅在羊倌的圈子里传开了,还被吸收到市公安局刑警队,成了一名刑侦队员。

十几年来,马玉林凭借着对脚印的了解,协助公安侦破了不少要案。

因此,在北京海淀区“鬼案”这件事情上,这个放羊老汉给出的判断是很可靠的。

马玉林的到来,让当地的公安们心里有了一些底气,对侦破案件也有了几分信心。

然而,与公安们不同的是,马玉林的到来并没有让嫌犯感到害怕,甚至在马玉林到北京的前一晚,还在总参托儿所和一所工学院里犯下了案子。

马玉林在招待所休整一夜后,就投入到了工作中,在看了当地公安在十几个案发现场提取的脚印后,马玉林得出了让公安们震惊的结论--两人是兄弟。

即便知道马玉林对脚印的研究颇有心得,但怎会推出如此细节的结论。

不过,不管怎样总要试一试。

根据马玉林推测的相关特点,当地公安纷纷出动,大街小巷地对符合条件的人进行调查,并在海淀区安排人手进行蹲守。

马玉林也没有闲着,在公安们忙得不可开交时,他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这天,他来到颐和园门口,目不转睛盯着来往人群的双脚。

在马玉林看来,颐和园人流量很大,他想那两个嫌犯说不准会到这里。

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马玉林信心满满。

然而,两天过后马玉林还是失望的离开了。

两个嫌犯没有到颐和园。

马玉林自己的“抓捕”计划失败,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马玉林给出的信息为当地公安提供极大方便的前提下,侦查员们很快就有了发现。

这天,在海淀西郊的街上,从路口摇摇晃晃地驶来了一辆自行车。

车后座上的人手拿一只大铁筐,不断地东张西望。

此时的他心里有些打鼓。

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做这些事情,但今天的他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

他这一路上都胆战心惊的,但看了看前面骑车的红发男子,他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心里想着“既来之则安之”,这么多次都没被抓,今晚结果也是一样的,不会有人发现的。

然而,怕什么来什么。

就在他刚刚放下心时,一声大喝吓了他一跳。

循着声音看去,只见从暗处走出来的三个侦查员,两人被惊得弃车而逃。

两人趁着夜色,逃之夭夭,留给侦查员一辆磨掉了车架号的自行车。

很快,正为“抓鬼”心烦的马玉林抵达了现场。

在仔细观察对比现场留下的脚印后,马玉林得出了一个令在场所有人都振奋的结论——凶手正是这两人。

公安干警立即展开抓捕计划。

最终,嫌犯成功落网,而与马玉林剖会的信息完全一致——两人的确是亲兄弟。

足迹追凶,填补中国刑侦空白

马玉林凭借脚印告破“闹鬼案”,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也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

2007年12月,在寒冷的深冬,一起特大凶杀案在湖北省的一个县发生。

案件中,共有8人被害。

案发后,当地警方通过走访、调查……排查了上千名符合条件的对象,最终基本确定凶手是本地人。

并提取保存了三百三十八份足迹物证。

与现场足迹进行比对后却一无所获。

这样一来,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凶手,简直是大海捞针。

这起特大凶杀案逐渐变成了一桩悬案,十年未曾告破。

“嫌犯有小脚穿大鞋的嫌疑。”

直到2017年,一个人的到来,让这起悬案有了水落石出的可能。

他叫程锐,是刚刚被调来专案组,参加对足迹检验工作的。

在进行比对的过程中,程锐发现,有一个人在鞋印中留下的赤足印,与当年案发现场的足迹轮廓极为相似。

于是,在程锐的建议下,公安部对这个人进行了秘密观察。

很快,有关嫌疑人日常生活足迹以及行走的视频放到了程锐的面前。

在观看过视频后,程锐确定这个人在当年向警方提供了错误的年龄以及鞋码信息。

最终,逃脱十年的罪犯伏法。

程锐利用足迹鉴定技术协助侦破很多案件,而说到他对足迹鉴定的学习,还要从他的中学时代讲起。

在程锐的中学时期,一部以马玉林为主人公电视剧《神眼》正在热播。

马玉林运用足迹侦破案件的形象给程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4年,在警察系统里已经走上技术岗位的程锐被派往大连市公安局进行学习。

也就是在这里,他遇到了他的师傅葛有忠——内蒙古著名足迹鉴定专家、马玉林步法追踪技术传承人。

在跟着葛有忠学习的三年里,程锐对足迹鉴定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在之后的工作中,更是依靠这份技术协助公安侦破了许多大案要案。

类似通过足迹破案的还有很多,1982年,天津一起入室抢劫案,也是通过脚印让真凶落网。

破获此起案件的人叫王焕彩,同样师从“神踪”马玉林,学习“步法追踪”技术。

马玉林的后半生都扑在了足迹鉴定上,他的“步法追踪术”在警察系统中广为流传。

1981年,马玉林因病逝世,但一手开创的中国刑侦足迹学却在他所培养的后继者手中继续发扬光大,为中国刑侦学做出了突出贡献。